1. 零風險的切入點:顛覆傳統SaaS經濟學
按訂單收費商業模式的核心顛覆力,來自其「績效導向收費模式」,具體而言就是「有訂單才收費」的承諾。這種模式直接挑戰了傳統軟體產業中,要求客戶預付高額授權費或支付固定月租費的慣例。
其主要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- 消除資本支出:飯店業者無需在初期投入大筆資金,使得先進的科技工具不再是資本雄厚的企業的專利,即使是新創立或現金流較為緊張的旅宿也能輕鬆導入。
- 利益趨同:理論上,按訂單收費的營收與飯店的營收直接掛鉤。只有當飯店成功接到訂單時,按訂單收費才能獲利。這創造了一種合作夥伴關係,促使供應商有更強的動機去確保其產品能為客戶帶來實質的業績。
- 降低營運風險:在旅遊淡季或住房率偏低時,飯店無需承擔固定的軟體月費壓力。成本會隨著營收的波動而自動調整,更符合旅宿業季節性明顯的經營特性。
2. 總體擁有成本模型:一個懸而未決的關鍵問題
儘管「按訂單收費」的概念清晰明瞭,但所有公開的研究資料中,均未提供任何關於此費用如何計算的具體細節。這是評估此模式優劣時,最為關鍵的一塊拼圖。我們可以參考SaaS產業中常見的收費類型來推斷,最有可能的是「交易額流量收費」,也就是按訂單金額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。
這種不確定性,使得總體擁有成本(Total Cost of Ownership, TCO)的評估變得極為困難。我們可以透過假設情境來進行推演:
- 情境A(低住房率):一間擁有50間客房的飯店,在淡季時住房率為40%。若按訂單金額收取一個合理的百分比(例如3-5%),其總費用很可能遠低於固定月費(其費用通常依房間數分級)。在此情境下,按訂單收費模式的成本優勢顯而易見。
- 情境B(高住房率):同一間飯店,在旺季時住房率達到90%。此時,原本看似合理的浮動費用,可能會因為訂單總金額的大幅提升而迅速累積,最終的總費用甚至可能超過競爭對手的固定月費。這等於是飯店的成功,反而導致了更高的軟體成本,形成了一種變相的「成功稅」。
3. 交易費用之外:潛在的隱藏成本與策略考量
此模式的真正吸引力,完全取決於那個未公開的費用結構,以及該費用究竟適用於哪些訂單來源。這引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策略問題。
飯店業者的核心目標之一,是提升利潤豐厚、免付OTA佣金的「官網直接訂單」比例。而收費基礎是「訂單」本身。一個關鍵問題隨之而來:對於一筆來自Booking.com(飯店已需支付15-25%佣金)的訂單,和一筆來自飯店自家官網的「零佣金」訂單,是否收取相同的費用?現有資料無法回答這個問題。
如果對所有通路的訂單收取統一費率,那麼這將從根本上動搖其「與客戶利益一致」的說法。在這種情況下,財務動機將僅僅是「創造更多的訂單」,而這與飯店業者的目標——「創造更多高利潤的訂單」——並不完全吻合。它等於是在飯店辛苦經營的直訂通路上,疊加了一層新的「佣金」。
一個真正與飯店業者利益完全綁定的技術夥伴,其收費模式應該能夠體現出對直訂渠道的鼓勵,例如對官網訂單收取極低的費用,甚至完全免費,以積極協助飯店降低對OTA的依賴。按訂單收費議題上的資訊不透明,是潛在合作夥伴必須高度警惕的訊號。在簽署合約前,業者必須要求按訂單收費對此提供絕對清晰的說明,否則這個看似創新的模式,其真實面貌可能遠不如表面上那樣美好。
4. 回應核心問題:這對飯店業者真的好嗎?
結論是:是的,按訂單收費的機制可以非常好,但前提是它適用於「對的」飯店類型,並且其收費結構必須是透明且公平的。 它並非普適性的最佳解,而是一個在特定市場區隔中表現卓越的專業工具。
對於台灣那些資本有限、營運壓力大的獨立飯店業者而言,代表了一個強大且易於觸及的入口,讓他們能夠跨入現代化的數位分銷與收益管理領域。然而,對於一家營運成熟、住房率高的大型飯店來說,它可能是一個在財務上不夠有效率的選擇。
5. 決策框架:您的簽約前承諾檢核清單
為了賦予飯店業者做出明智決策的能力,本報告提供了一份在與銷售團隊接洽時,必須提出的關鍵問題清單。在簽署任何合約之前,務必獲得以下問題的明確書面答覆:
- 要求完整的定價透明度:詢問費用的確切計算方式。是按訂單總金額的固定百分比?還是按每筆訂單收取固定費用?這個百分比或金額是多少?
- 釐清各通路的費用差異:直接詢問:「官網直接訂單」的收費,是否與來自OTA的訂單收費不同?如果沒有不同,請他們解釋原因。(此問題直接針對前述的「利益趨同」分析)。
- 探詢費用上限與級距:是否存在每月收費的最高上限?或者,收費的百分比是否會隨著訂單量的增加而遞減?(此問題旨在管理「成功稅」的風險)。
- 請求總成本模擬:提供您飯店過去的淡季與旺季的平均房價(ADR)與住房率數據,請對方模擬在這兩種情境下,您每月需支付的總費用。並將此模擬結果,與一家採固定月費制的供應商(如SiteMinder、旭海、奧丁丁)的報價進行直接比較。
- 確認完整的通路列表:索取一份Hexa目前已串接的所有OTA與分銷通路的完整清單,以便與全球競爭對手的通路覆蓋範圍進行客觀比較。
- 了解數據所有權與匯出政策:明確詢問,如果未來決定終止合作,飯店的客戶資料與歷史訂單數據將如何處理?是否可以完整、無礙地匯出?
6. 未來展望:績效導向旅宿科技的興起
按訂單收費的模式,是全球SaaS產業朝向「按用量計費」與「績效導向定價」這一更廣泛趨勢的一部分。雖然在可預見的未來,傳統的固定訂閱模式仍將是市場主流,但在台灣市場的嘗試,可能預示著獨立飯店業者對於更靈活、更具合作夥伴精神的定價結構有著日益增長的需求。其最終的市場影響力,將取決於它能否向市場證明,一個以績效為基礎的合作關係,在飯店業務成長的各個階段,都能夠對供應商和飯店業者雙方持續創造真正的價值。